第二十三回 王猛觀禮惹禍端 張說熱竈議封禪
關燈
小
中
大
雍州府是時更名為京兆府,其刺史改稱為尹,以示與其他州府的區別。
中宗皇帝神龍二年,雍州府司戶李元纮成為聞名天下的人物。當時太平公主到長安郊外游玩,瞧中了一所寺院的水碾,令人拆除後移回府中。寺院僧人不服,將太平公主告至雍州府,司戶李元纮受理之後,當即將水碾判還寺院。
雍州府刺史竇懷貞是時熱衷名利,看到李元纮一點不給皇妹太平公主面子,頓時嚇得要死,當即令李元纮改判。
那李元纮遭竇懷貞一番訓斥,回到案前提筆在案狀上寫了八個字:南山可移,此判無動!然後掛冠棄職而去。
李元纮由此成為天下聞人。
宋璟為相之後,想起這件往事,遂奏聞李隆基,破例授李元纮為京兆府尹。李元纮非科舉出身,其正直的性兒與宋璟頗合,二人可謂相得益彰,使得京兆府官風為之一變。
朝廷欲祀南郊,儀禮之事由禮部及太常寺負責,地面行人維持則由京兆府負責。李元纮深知此為朝廷大典,不敢怠慢,此前就全力布置安排諸事細節。
十一月初九,祀南郊大典按期舉行。朝廷多年來未舉辦如此大典,此風傳出後,人們皆算著此日子欲來觀禮。初九日天未放亮,就見自興慶宮開始轉往朱雀大街,再到南郊圜丘,道路兩側已是萬頭攢動。這些人多為京城居住之人,也有少部分人從外地擁來,他們知道此為皇帝儀仗必須經過的地方,遂早早占據一個好位置,以觀大典。
張說為儀禮使,此前召集禮部及太常寺人員議禮,其程序多依古禮而行,唯在獻禮之人上爭執頗多。
每逢大典之時,首獻者當為皇帝,其後名為亞獻、終獻。自高宗皇帝開始,如封禪等大典儀式上,皇後往往成為亞獻之人,如高宗皇帝時,則天皇後為亞獻;中宗皇帝時,韋皇後為亞獻。
張說決定取消皇後亞獻的成例。
儀禮之人中倒有一大半人反對張說的提議,他們振振有詞,認為既有成例,不可妄自推翻。
張說道:“朝廷祀南郊,例由高祖皇帝配享昊天大帝,當然應當由宗室之人獻禮。”
“皇後難道非宗室之人嗎?”
“皇後?如今後宮哪裏有皇後了?”
“王皇後雖廢,還有華妃、惠妃嘛。”
“哼,我至今沒有聽說過,哪兒有妃嬪獻禮的道理?”
他們爭執數番,最後還是張說的意見占了上風,由此奏聞李隆基之後,李隆基說了一句:“對呀,大唐遭亂日久,其中主因多為女人幹政。自今日始,祭拜昊天大帝時不許女人參與。”他當即準奏。
獻禮的秩序為:皇帝李隆基為首獻之人,邠王李守禮為亞獻,寧王李憲為終獻。
邠王李守禮之所以能為亞獻之人,其來歷頗為辛酸。
高宗皇帝共有八個兒子,前四個兒子因非則天皇後所生,皆不得善終,其後輩也很雕零。李守禮系則天皇後長子李賢的次子,李賢被封為太子不久,很快被廢為庶人,並被母親迫令自殺,其長子李光順和三子李守義也先後不明不白身死,李守禮得以茍延殘喘存活下來。
到了開元年間,李隆基一輩中以李守禮年齡最長,如此獲得了亞獻的機會和榮譽。
是日南郊祭祀儀式繁覆,午時之後方才結束。待李隆基一行返回興慶宮,冬日已然西斜。
祭祀之時,南郊圜丘早被人們圍得裏三層外三層。這些人固然為觀禮來此,他們最大的興趣還是想一睹李隆基的龍顏以及重臣的風采。
為了爭搶有利位置,那些可能得見龍顏的地方人滿為患,人們摩肩接踵,擠成一團。
自開元初年至今,四海安靜,百姓富足,人們閑談之時,早將李隆基視為不世出的英主,言語間恭謹萬分。漸漸地,李隆基被人們渲染成一個傳奇萬能人物。他誅韋皇後、殺奸臣之舉被人說得口沫橫飛,甚至被演繹成一位能夠飛檐走壁、飛刀耍槍的異人;另一方面,李隆基所譜之曲、所寫之詞經教坊敷演已然散入民間,人們又看到一位風流多才的英俊皇帝。以潞州為例,李隆基居住的地方被辟為聖地,府衙派專人前來值守,允許游人依序瞻仰。至於李隆基在潞州巧遇趙敏、韓凝禮蔔蓍遇異、山間現祥雲之事,更被人說得繪聲繪色。
所以,李隆基每每出行之時,百姓沿途觀者如堵。
今日人們爭相觀禮,由此釀出許多事端。
一文士模樣之人單足蹬在土坡的邊緣處,伸頭向前觀禮,不料被人撞了一下,由此立腳不穩跌落坡下。
他擡頭上觀,就見撞擊自己的為一個錦衣少年,與自己的年齡差不多。他心中大怒,跳起身來將那名錦衣少年扯了下來,然後覆立原處。恰在此時,皇帝車駕從面前經過,他好歹看見了李隆基的側面。
那錦衣少年也摔倒在地,其跳起身來大怒,隨即破口大罵,本想上去拉扯,又見此文士身材魁梧,知道自己與其相抗討不到好處,遂憤憤地說一句:“你等著。”言罷轉身出外。
這名文士系河間舉子王猛,是時入京會試,聞聽有大典即來觀禮。他見那名錦衣少年離開,遂不以為意,繼續在那裏探頭探腦觀看。
王猛忽覺後衣一緊,頓時被拽至坡下。他立定後觀察,就見那名錦衣少年又帶來兩名年齡相若之人,那錦衣少年開口罵道:“不知死活的家夥,竟然敢到京城地面來撒野,找打呀?”
三人於是圍攏過來,欲對王猛拳打腳踢。
王猛雖為文士,在家鄉時也頗愛弄拳習棒,身子練得頗為壯健。他看到三人圍攏過來,暗思若與他們抱成一團,自己就討不到好處,於是慢慢後退,眼中的餘光忽然瞥到右方地上有半截木棒,遂彎腰拾起。
錦衣少年三人看到他拾來半截木棒,心中並無怯意,心想他終究難抵六拳,就繼續向前逼近。
王猛漸漸退到坡邊,已無路可退。他的心一橫,雙足跳起,揮動木棒直擊錦衣少年。只見一道白影晃過,慘叫聲中,那錦衣少年已然倒地。
另二人尚未楞過神來,那王猛已收住腳步,揮棒左右連擊,就聽慘叫連連,這二人實在經不起打,與那錦衣少年一同在地上翻滾慘叫。
是時四周已聚攏數百人觀看,他們看到王猛以一敵三,且姿勢矯健,身手不凡,遂發出叫好聲。叫好聲驚動了維持秩序的衙役,他們看到數人在這裏鬥毆,生怕擾了大典儀式,就將王猛等四人帶離現場。
錦衣少年三人想是手臂被打斷,他們疼痛難忍,慘叫連連,身上的錦衣沾滿了塵土,模樣顯得極為狼狽。
王猛等四人被衙役扭送至京兆府衙,由京兆府法曹斷理此案。按說因口角鬥毆實為小事,然在大典之側喧鬧,有搗亂大典之嫌,法曹於是十分重視,其問清了事情詳細,先斥王猛道:“你入京參加會試,不好好在舍中溫書,卻來鬥毆,實在有辱斯文。”
他又斥錦衣少年三人道:“你們聚眾鬥毆,且以多欺單,實為主責。”
錦衣少年裝出一副可憐相,辯解道:“大人呀,此人膀大腰圓,實為恃強欺人。請大人好好看看,我等三人手臂骨折,他卻是毫發未損。”
法曹“哼”了一省,說道:“按照大唐之律,你們擾亂大典,實為大罪,須當囚禁。”
法曹不敢自專,轉入正堂將事件稟報給了李元纮,並請示如何。
李元纮聞言道:“他們滋擾大典,按理為大罪。然他們畢竟為鬥毆,也未擾了大典,若將他們囚入牢中,就違了聖上倡言的寬法慎刑之旨。罷了,就不用與大典相連了。”
“李大人之意,莫非以鬥毆之事處置他們?”
“是呀,他們確實為鬥毆嘛。只要他們不再爭競,就放了他們吧。”
法曹聞言,即返回前衙,對四人說道:“李大人寬宏,不再追究你們滋擾大典之罪。你們今後不許再有爭競,若答應此事,即可具結後出衙。”
那錦衣少年哭訴道:“大人,若如此來辦,我等豈非白挨打了?”
法曹道:“嗯,讓王猛賠你們一些錢,回家好好養傷去吧。”
如此輪到王猛不願意了,其強項說道:“大人如此斷案,有些橫蠻。鄙人好好觀禮,是他前來滋事,又尋來二人妄圖以多勝單。若非本人有些力氣,早被打得甚慘。大人,他們前來滋事,理在本人這裏,他們受傷其實活該,本人不該賠錢。”
法曹聽完王猛的申辯,頓時大怒,斥道:“你若罵不還口,打不還手,則理在你方,你卻恃強出手,將他們打得傷筋動骨,如此逞兇,還有什麽道理可言?本官大事化小,你卻不領本官之情。也罷,你們不聽本官調解,就入牢囚禁吧。”
王猛知道,會試之日在即,若誤了會試之期,自己的損失更大。他尋思再三,只好委屈地拿出錢來賠付,然後具結了事。
李林甫數日後輾轉得知此事,心中就轉開了心思。
祀南郊大典順利結束,張說作為儀禮使居功至偉,李隆基龍顏大悅,將張說誇讚了數回。
張說因為祀南郊大典辦得極為成功,又見皇帝龍顏大悅,心中若有所思。
“中書門下”的五房設立之後,張說與源乾曜商議好的政令可以快速發出,這裏名副其實,成為中樞之地。源乾曜下朝之後就直奔這裏,其在門下省待的時候越來越少,在這裏的時候越來越多。
他們這日商議好待處理的政事,張說笑問源乾曜道:“源侍中,皇帝陛下的心情實在好呀。看來這次大典恰當其時,聖上今日朝會之時又將我們誇讚了一遍。”
源乾曜答道:“張公倡言祀南郊,如今國泰民安,則張公倡言恰當其時,皇帝陛下由此龍心大悅。”源乾曜日常處事之時,時刻牢記自己的本分,即張說為主,己為輔,不敢與張說爭權。
張說聽到此讚語,心中愜意無比。源乾曜日常勤勉辦事,議事時又以張說為主,從未有過自己的獨立意見,且不固執己見,張說於是甚為滿意。
張說不忘源乾曜功勞,說道:“源侍中怎能如此說話?明明是我們共同商議好的事兒,怎麽就成了我一人的倡言呢?”
“事實如此,張公今後不可謙遜。”
張說慨而受之,然後說道:“嗯,此次大典過後,我又有一個新想法,不知你意下如何?”
“張公請言。”
“我想呀,如今國泰民安,國家能有今日,實因皇帝陛下上應天命,再依貞觀故事來教化天下的緣故。此次祀南郊,場面畢竟太小,我以為須行封禪大禮,方能彰揚陛下之功。”
源乾曜聞言驚道:“封禪?”
“對呀,就是封禪!上一次封禪之時為萬歲登封元年,其時則天皇後登嵩山封禪,距今已過去近三十年,皇帝陛下該是封禪的時候了。”
源乾曜感到此事重大,一時沈默不語。
張說見狀,追問道:“源侍中有何顧慮?”
源乾曜停頓一下,方緩緩言道:“張公,如今雖國泰民安,然國家此前疊遭亂世,如今剛剛步入正途,非為彰揚的時候。再說了,封禪事大,糜費頗多,若勞民傷財,恐非聖上之意。”
張說斥道:“你又如何知道聖上不同意呢?”恰在此時,張九齡入室,張說見之喚道,“九齡來得正好。我欲倡言聖上到泰山封禪,源侍中以為不合時宜。來,談談你的看法。”
張九齡平素辦事持重,看到這二位宰相意見不合,暗想自己人微言輕,哪裏敢說自己看法了?遂躊躇道:“下官識淺學陋,不敢妄言。”
張說道:“此非定議,不過漫談罷了。九齡,你但說不妨。”
張九齡瞧了源乾曜一眼,見他目光甚殷,心中就將封禪的事兒想了一遍,遂說道:“二位大人,下官以為封禪事大,應予持重。遙想太宗皇帝貞觀年間,群臣數次建言封禪,太宗皇帝不許。終太宗皇帝一生,從未舉辦封禪大典。由此看來,只要國富民強,是否舉辦封禪大典,其實無礙的。”
張說聽得張九齡如此說話,明顯讚同源乾曜之言,心中就有些惱火,斥道:“你懂什麽?其後高宗皇帝舉辦封禪大典,實為彰揚貞觀之功。嗯,你胡亂說話,強似不說。下去吧。”
張九齡討了個沒趣,只好躬身而退。
源乾曜見張說本想讓張九齡前來幫腔,孰料張九齡卻不順著其恩師的意思說話,如此被趕走,心裏就有些好笑。他現在又不想與張說翻臉,就坐在案前低頭不語,其臉色緊繃,不現喜怒之色。
張說沈默了一會兒,繼而言道:“源侍中,到底封禪不封禪?終歸要看聖上的意思。這樣吧,明日早朝之時,我代表百官向聖上進言,來年到泰山封禪,你以為如何?”
源乾曜頷首道:“好吧,就按張公的意思辦。張公,若聖上單獨問我,我該如何說呢?”
源乾曜如此說話,說明其心中還有些不願,張說也很爽快,答道:“哦,若聖上單獨問你,你大可直抒胸臆,否則就是欺君了。然明日朝堂之上,我代表百官向聖上進言,你就不可再出反對之言了。我們今日說話,豈能白說?”
“那是,那是,場面之上,我還是唯張公馬首是瞻的。”
次日早朝之時,張說待百官諸事奏罷,然後再出班奏道:“皇帝陛下握符提象,出震乘圖,英威邁於百王,至德加於四海。臣等幸遭昌運,謬齒周行,鹹申就日之誠,願睹封巒之慶。”他說完自袖中取出一卷絹書,雙手將之擎起,說道:“此為百官聯名的上表,恭請皇帝陛下東封泰山,請陛下禦覽。”
高力士趨步過來取過上表,將之交於李隆基手中。
張說伏地叩拜,說道:“請陛下封禪泰山,以遂百官之請。”
後面的百官見狀,忽然一齊跪倒,齊聲說道:“請陛下封禪泰山,以遂臣等之請。”
李隆基接過上表瞧了幾眼,看見百官跪倒,遂揮手道:“罷了,都平身吧,起來說話。”
李隆基乍聞百官倡言封禪,其內心感受實為驚喜。剛剛結束的祀南郊大典之上,李隆基依禮首獻,其叩拜之時,就見前方香煙繚繞中,正中的為昊天大帝的牌位,側旁有高祖皇帝的牌位配享,心中由此湧起一股志得意滿之情:隆基依貞觀故事治國,使國家步入正途,如今繁榮昌盛、國泰民安,如此就不枉了上天的眷顧和祖上的厚望。
現在百官倡言泰山封禪,此大典與祀南郊相比,實為至上盛典,又可誇示於天下,李隆基心中有些願意了。
李隆基心中雖願,並不意味著當即答應。此時群臣已然立起,李隆基眼光環視群臣一圈,緩緩說道:“卿等心意,朕甚明白。然朕承奉丕業,十有餘年,德未加於百姓,化未覃於四海。現在若在泰山封禪,則上天和先祖會認為隆基乖理也。”
張說躬身奏道:“陛下有大舜之孝敬、文王之慈惠、夏禹之恭儉、帝堯之文思、成湯之深仁、軒皇之至理,如此之仁德,使人和歲稔,成就盛世。臣等仰考神心,旁采眾望,則封巒展禮,時不可仰。”
張說的這番話,將李隆基的仁德和功績吹噓到了無以覆加的地步。李隆基聽完,心中妥帖無比,覺得張說所言,句句中聽,果然是為自己量身打造一般。
其他官員也一同躬身言道:“乞陛下上應天命,早日泰山封禪。”
李隆基堅決地搖了搖頭,說道:“朕之功德,如何敢與太宗皇帝相比?昔貞觀君臣戮力施治,終於成就盛世。朕觀《太宗實錄》,貞觀五年,趙郡王孝恭等人倡言封禪,貞觀十一年,眾臣又請封禪,太宗皇帝先是同意繼而廢之,終太宗皇帝之世,未行封禪。朕欲步太宗皇帝之英烈,不敢輕言封禪。”
張說此時心中想道,大凡遇到禪讓、加尊號,乃至封禪等大事,皇帝斷不會爽快答應,那是需要推辭數回的。今日倡言封禪,已然恰到好處,不宜再多說話,遂緘口不言。
李隆基看到群臣不再吭聲,遂繼續說道:“自今日始,今後不許再提封禪之事。”
朝會於是隨之而散。
李隆基令張說和源乾曜留下,令他們到西側殿議事。
二人入了西側殿,忽見殿中比以前單獨面見皇帝時多了二人:一為禦史臺禦史,二為史官。
李隆基看到二人有驚詫之色,遂微笑釋疑道:“你們不用驚疑。朕前些日子觀《太宗實錄》,看到太宗皇帝每遇三品以上者奏事時,必讓史官、諫官在側。朕認為此制甚好,就令高將軍依制恢覆。”
張說和源乾曜也知這段前朝往事。唐太宗於貞觀初年,規定中書省、門下省及三品官入朝奏事時,在側必備有諫官和史官,以即時匡正過失,史官即時記錄。然到了高宗皇帝和則天皇後主政時,許敬宗和李義府當權,他們往往在杖衛百官退朝後,把皇帝左右的人屏開,然後秘密上奏,禦史、史官皆不得與聞。如此一來,唐太宗確立的這項制度漸漸廢弛,為奸臣的進讒為惡大開方便之門。
張說躬身讚道:“陛下此舉,看似甚微,實則宏大無比。自今以後,奸人再不敢在陛下面前進讒言為惡。唉,臣為何此前就想不起來這件往事呢?陛下,臣確實失職了。”
源乾曜也表達了敬佩之情。
李隆基笑道:“罷了。張卿,你今日的好聽話兒說得不少了。恭維話說得多了,也就成了諛詞。呵呵,他們立在一側,將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都記得甚為明白。”
張說道:“臣不敢茍同陛下之言。臣以為,譽美之言非是諛詞,因為這些讚美之言實有所據。臣今日確實說了不少好聽話兒,然句句為實呀。”
李隆基不想再與張說糾纏這個話題,轉而問道:“嗯,你們二人為朕宰臣,當知無不言,使朕知曉天下之事。哼,你們今日蒙蔽聖聽,知罪嗎?”
二人聞言,再觀皇帝臉色嚴肅,不知犯了哪項天條,遂相視一眼,然後齊齊跪下,張說叩首道:“微臣愚鈍,不知如何得罪?”
李隆基將那卷上表拍了一下,說道:“哼,你們聯絡百官,為何不先對朕言一聲?你們今日殿上突然集體發難,不正是想要朕的好看嗎?”
皇帝既然提到這一檔子事兒,張說心中頓時釋然,源乾曜卻在那裏有些惴惴不安。
張說拱手奏道:“此系微臣之罪,卻與他人無涉。臣等聯名之時,有人確實問臣是否奏知陛下,臣當時含糊答道陛下已知聞了,陛下,臣有欺君之嫌。然臣當時心想,臣等倡言封禪,此為臣等心聲,萬一陛下事先得知,肯定厲言禁止。”
其實張說讓群臣聯名之時,李隆基一開始就知道了事兒的詳細。他今日之所以厲言斥責張說,無非想將在朝堂之上的戲份兒做足做夠。
李隆基又斥責源乾曜道:“源卿,聽說你最先署名!哼,你為門下省侍中,當有對中書省的封駁之能,如此甚好,你們倒是成為同聲連氣的好搭檔。”
源乾曜嚇得不敢吭聲,只好一味叩首。
李隆基覺得火候差不多,遂嘆了一口氣,說道:“唉,念你們有功於國,朕不便深責。罷了,都起來說話。”
張說自被授為中書令,其時刻把握李隆基的心路。開元之初,李隆基確實勵精圖治,努力克制己欲效貞觀故事,至開元八年,使國家漸至富庶。他近來與張說說話,無意間流露出了志得意滿的神情,尤其他設集賢殿書院,親自書寫編撰《唐六典》及《大唐開禮》的體例,張說已然十分明白:皇帝此時渴望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!
張說由於覷準了李隆基的真實心路,現在雖蒙皇帝的訓斥,也就比源乾曜坦然許多,他於是轉移話題,說道:“陛下,集賢書院編撰二書的進度,臣今日已在朝堂之上向陛下稟報了。臣今日想奏聞一件好事,集賢學士吳兢編史之餘,廣采太宗皇帝貞觀一朝史事,已大致編成《貞觀政要》一書,不日就可獻於陛下。”
李隆基認識吳兢,說道:“吳兢還兼知衛尉少卿吧?此人沈湎於治史,可謂有成。源卿,記得你與張嘉貞為相時,此書已大致編成,為何遲遲不獻上來?”
源乾曜看到張說提起吳兢所編的《貞觀政要》,心中暗暗罵張說太過無恥,其為了邀寵皇帝,竟然想通過獻書來彰揚己功!吳兢自則天皇後之時即入史館修史,其在開元初年之時,鑒於皇帝欲依貞觀故事治國,就萌生了編著一部貞觀君臣的對話集。從那個時候,他就開始搜集太宗皇帝史料,然後自開元五年開始編撰,如今大模樣已成,並為之定名為《貞觀政要》。
源乾曜躬身稟道:“陛下,吳兢此書已於開元十年大致編成,其遲遲未獻,緣於其深恐書中錯謬貽害天下,由此精心勘誤。”
李隆基頷首道:“對呀,欲少有錯謬,務必精益求精。嗯,就讓他慢慢修訂吧,也不忙在這一時。”他轉而又說道,“嗯,朕剛才提起張嘉貞,聽說張嘉貞即將回京。待他面見朕之後,卿等二人可代朕宴請他一回。”
二人急忙躬身答應,張說因陷害張嘉貞,心中不免有鬼,偷眼瞧了皇帝一眼,意欲探知皇帝的真實心意。
李隆基果然回答了張說的疑問,他重重嘆了一口氣,說道:“張嘉貞曾為中書令,其因弟累而貶官,朕當時有些草率了。唉,你們今日在朝堂之上頌揚朕之功德,可是呀,若無百官的勞苦,焉有今日?張卿,自姚公為中書令直到今日,你們這幫為相者居功至偉。張嘉貞有過失,然他為相時勤謹為政,還是頗有功勞的。你們宴飲之時,要將朕的這番話說給他聽。”
二人又是躬身答應。
李隆基接著道:“朕念著張嘉貞,其實也是眷顧你們。眾卿只要能夠勤勉理政,朕不會忘記你們的,姚公和宋公罷相之後,朕皆授為開府儀同三司,以使他們俸祿無虧,正為此意。”
李隆基的這番話彰顯了其對臣下的殷愛之心,令他們大為感動。二人衷心地跪下,叩謝皇帝聖恩。
李隆基令他們平身,從案上拿起一本書奏,將之遞給張說,說道:“此為李林甫的一道書奏。你們好好看看,再讓有司前去核查。李林甫所言之事看似簡單,其中也有幽微之處,卿等二人須盡心了。”
張說與源乾曜看過李林甫的奏書,其中詳述了王猛等人鬥毆的過程,認為京兆府如此處置有欠公允,失卻大唐法之精神,故奏請有司予以覆核。
張說面現不屑,鄙夷說道:“這些禦史們偏愛在瑣事上糾纏不休,天下那麽多大事,他們為何不問呢?”
源乾曜近來與李林甫交往頗多,深知李林甫謀慮深沈,其所言語往往有的放矢,絕非浪言,遂說道:“此事看似簡單,萬一其中果然有幽微之處呢?”
“不過幾個少年鬥毆一番,有何幽微之處?然此事由聖上交辦,不可敷衍塞責,你讓刑房知會大理寺去覆核一遍吧。”
源乾曜答應後欲走。
張說又問道:“吳兢的《貞觀政要》應該編成了,他為何遲遲不獻上來?我知道其與你相熟,你不妨勸勸他早日完成,抓緊獻上來。”
源乾曜道:“吳兢治史甚為精細,大凡一字一句都要斟酌多遍,他之所以不獻上來,估計還未最後定稿。”
張說無可奈何,示意源乾曜可以離開。
源乾曜邊走邊想道,只要你張說為中書令,這本書肯定不會經你手獻於聖上。
張嘉貞為中書令,源乾曜為侍中時,二人對吳兢甚為禮遇,又知他欲成新書,諸方面皆給予大力支持,吳兢甚為感恩。不料風雲突變,張說略施小計,張嘉貞被趕下相位,吳兢後來漸知內幕,對張說的人品極度不齒。
張說為相後,一日來到集賢殿查看編撰進度。吳兢是時忙於編撰《則天實錄》,初卷已編成,吳兢帶領一幫人忙於校勘。
則天皇後時,張說在永昌年間以第一名高中,被授為太子校書郎,此後歷任鳳閣舍人、兵部員外郎、工部侍郎,官至四品。他非常關心《則天實錄》中有關自己的表述,遂取過書卷詳細觀看。
張說在則天皇後執政時有一段著名的故事。
魏元忠是時任丞相,又兼知靈武道行軍大總管,集軍政大權於一身。魏元忠為人耿直,看不慣則天皇後男寵張氏兄弟的行為,曾鴆殺張易之的家奴,並維護時任太子的李顯。張氏兄弟於是構陷魏元忠,將之下在制獄,則天皇帝欲召集有關人在朝堂之上明辯。
張昌宗悄悄找到張說,讓他當堂作偽證,指認魏元忠確實說過不忠於則天皇後之言,並向張說許以高官厚酬。張說迫於張昌宗之勢,答應作證。
同為鳳閣舍人的宋璟得知張說欲當堂作證,悄悄將張說拉到僻靜處,語重心長勸道:“名義至重,鬼神難欺,你不可陷正人以求茍活。若君此次因而被貶,後世可傳美名,望慎重為之。”
張說是夜輾轉反側,將作證的後果想了無數遍,最後做出了決定。
第二日的朝堂之上,則天皇後問張說道:“你曾聽過魏元忠的不忠之言,並向張昌宗轉述,此情為實嗎?”
張說脫口答道:“臣未曾聽到魏元忠任何不忠之言。”
側旁的張昌宗聞言大怒,嚷道:“張說實為反覆無常之人,你昨日還親口對我說過,今日為何就改口了……”
此後魏元忠與張說同時被貶。後來張氏兄弟被殺,張說將這段故事渲染得人人皆知,以誇示自己堅持正義。
張說閱過《則天實錄》,對其中有關自己的描寫甚為不滿。他將吳兢召過來,問道:“這個劉知幾是怎麽鬧的?怎麽能如此寫呢?”
劉知幾在則天皇後時就擔任史官,負責撰寫起居註,並兼修國史,已於開元初年逝世。其一生著述甚多,撰有《唐書》、《武後實錄》、《氏族志》、《中宗實錄》、《睿宗實錄》、《史通》等,是為當時著名的史家。吳兢現在主撰的《則天實錄》,就是以《武氏實錄》為基礎重修而成。
吳兢問詢究竟。張說手指書卷,說道:“你瞧這段,我當時據實回答則天皇後,實為正義在心。劉知幾如此寫來,似乎我據實回答,好像主要受宋璟之勸。”
吳兢答道:“劉公撰《武後實錄》時,主要依據則天皇後起居註,兼及其他史料旁證而來。下官今修訂《武後實錄》而成《則天實錄》,又將史料核實數遍,不敢有差。”
“我為當事之人,最知事件詳情。”
“宋公當初找過張公,且果然說過這番話嗎?”
張說沈吟不答,繼而和顏悅色道:“嗯,宋璟這段話其實為末葉,還是刪去最好。”
吳兢堅定地搖搖頭道:“若徇公請,則此史不為直筆,何以敢取信於後?!”
張說遇到此等較真的人兒,終歸無可奈何。
吳兢其後向源乾曜訴說張說欲改史的事兒,憤憤地說道:“張昌宗、張易之兄弟為構陷魏元忠,為何單單瞧中張說作偽證?由此看來,他們定是瞧準了張說熱衷功利之心。哼,同為鳳閣舍人,張氏兄弟為何不去找宋公呢?”
吳兢從內心裏厭惡張說,源乾曜相信,只要張說為相,吳兢不願為其面上添彩,說什麽也不肯將《貞觀政要》獻出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中宗皇帝神龍二年,雍州府司戶李元纮成為聞名天下的人物。當時太平公主到長安郊外游玩,瞧中了一所寺院的水碾,令人拆除後移回府中。寺院僧人不服,將太平公主告至雍州府,司戶李元纮受理之後,當即將水碾判還寺院。
雍州府刺史竇懷貞是時熱衷名利,看到李元纮一點不給皇妹太平公主面子,頓時嚇得要死,當即令李元纮改判。
那李元纮遭竇懷貞一番訓斥,回到案前提筆在案狀上寫了八個字:南山可移,此判無動!然後掛冠棄職而去。
李元纮由此成為天下聞人。
宋璟為相之後,想起這件往事,遂奏聞李隆基,破例授李元纮為京兆府尹。李元纮非科舉出身,其正直的性兒與宋璟頗合,二人可謂相得益彰,使得京兆府官風為之一變。
朝廷欲祀南郊,儀禮之事由禮部及太常寺負責,地面行人維持則由京兆府負責。李元纮深知此為朝廷大典,不敢怠慢,此前就全力布置安排諸事細節。
十一月初九,祀南郊大典按期舉行。朝廷多年來未舉辦如此大典,此風傳出後,人們皆算著此日子欲來觀禮。初九日天未放亮,就見自興慶宮開始轉往朱雀大街,再到南郊圜丘,道路兩側已是萬頭攢動。這些人多為京城居住之人,也有少部分人從外地擁來,他們知道此為皇帝儀仗必須經過的地方,遂早早占據一個好位置,以觀大典。
張說為儀禮使,此前召集禮部及太常寺人員議禮,其程序多依古禮而行,唯在獻禮之人上爭執頗多。
每逢大典之時,首獻者當為皇帝,其後名為亞獻、終獻。自高宗皇帝開始,如封禪等大典儀式上,皇後往往成為亞獻之人,如高宗皇帝時,則天皇後為亞獻;中宗皇帝時,韋皇後為亞獻。
張說決定取消皇後亞獻的成例。
儀禮之人中倒有一大半人反對張說的提議,他們振振有詞,認為既有成例,不可妄自推翻。
張說道:“朝廷祀南郊,例由高祖皇帝配享昊天大帝,當然應當由宗室之人獻禮。”
“皇後難道非宗室之人嗎?”
“皇後?如今後宮哪裏有皇後了?”
“王皇後雖廢,還有華妃、惠妃嘛。”
“哼,我至今沒有聽說過,哪兒有妃嬪獻禮的道理?”
他們爭執數番,最後還是張說的意見占了上風,由此奏聞李隆基之後,李隆基說了一句:“對呀,大唐遭亂日久,其中主因多為女人幹政。自今日始,祭拜昊天大帝時不許女人參與。”他當即準奏。
獻禮的秩序為:皇帝李隆基為首獻之人,邠王李守禮為亞獻,寧王李憲為終獻。
邠王李守禮之所以能為亞獻之人,其來歷頗為辛酸。
高宗皇帝共有八個兒子,前四個兒子因非則天皇後所生,皆不得善終,其後輩也很雕零。李守禮系則天皇後長子李賢的次子,李賢被封為太子不久,很快被廢為庶人,並被母親迫令自殺,其長子李光順和三子李守義也先後不明不白身死,李守禮得以茍延殘喘存活下來。
到了開元年間,李隆基一輩中以李守禮年齡最長,如此獲得了亞獻的機會和榮譽。
是日南郊祭祀儀式繁覆,午時之後方才結束。待李隆基一行返回興慶宮,冬日已然西斜。
祭祀之時,南郊圜丘早被人們圍得裏三層外三層。這些人固然為觀禮來此,他們最大的興趣還是想一睹李隆基的龍顏以及重臣的風采。
為了爭搶有利位置,那些可能得見龍顏的地方人滿為患,人們摩肩接踵,擠成一團。
自開元初年至今,四海安靜,百姓富足,人們閑談之時,早將李隆基視為不世出的英主,言語間恭謹萬分。漸漸地,李隆基被人們渲染成一個傳奇萬能人物。他誅韋皇後、殺奸臣之舉被人說得口沫橫飛,甚至被演繹成一位能夠飛檐走壁、飛刀耍槍的異人;另一方面,李隆基所譜之曲、所寫之詞經教坊敷演已然散入民間,人們又看到一位風流多才的英俊皇帝。以潞州為例,李隆基居住的地方被辟為聖地,府衙派專人前來值守,允許游人依序瞻仰。至於李隆基在潞州巧遇趙敏、韓凝禮蔔蓍遇異、山間現祥雲之事,更被人說得繪聲繪色。
所以,李隆基每每出行之時,百姓沿途觀者如堵。
今日人們爭相觀禮,由此釀出許多事端。
一文士模樣之人單足蹬在土坡的邊緣處,伸頭向前觀禮,不料被人撞了一下,由此立腳不穩跌落坡下。
他擡頭上觀,就見撞擊自己的為一個錦衣少年,與自己的年齡差不多。他心中大怒,跳起身來將那名錦衣少年扯了下來,然後覆立原處。恰在此時,皇帝車駕從面前經過,他好歹看見了李隆基的側面。
那錦衣少年也摔倒在地,其跳起身來大怒,隨即破口大罵,本想上去拉扯,又見此文士身材魁梧,知道自己與其相抗討不到好處,遂憤憤地說一句:“你等著。”言罷轉身出外。
這名文士系河間舉子王猛,是時入京會試,聞聽有大典即來觀禮。他見那名錦衣少年離開,遂不以為意,繼續在那裏探頭探腦觀看。
王猛忽覺後衣一緊,頓時被拽至坡下。他立定後觀察,就見那名錦衣少年又帶來兩名年齡相若之人,那錦衣少年開口罵道:“不知死活的家夥,竟然敢到京城地面來撒野,找打呀?”
三人於是圍攏過來,欲對王猛拳打腳踢。
王猛雖為文士,在家鄉時也頗愛弄拳習棒,身子練得頗為壯健。他看到三人圍攏過來,暗思若與他們抱成一團,自己就討不到好處,於是慢慢後退,眼中的餘光忽然瞥到右方地上有半截木棒,遂彎腰拾起。
錦衣少年三人看到他拾來半截木棒,心中並無怯意,心想他終究難抵六拳,就繼續向前逼近。
王猛漸漸退到坡邊,已無路可退。他的心一橫,雙足跳起,揮動木棒直擊錦衣少年。只見一道白影晃過,慘叫聲中,那錦衣少年已然倒地。
另二人尚未楞過神來,那王猛已收住腳步,揮棒左右連擊,就聽慘叫連連,這二人實在經不起打,與那錦衣少年一同在地上翻滾慘叫。
是時四周已聚攏數百人觀看,他們看到王猛以一敵三,且姿勢矯健,身手不凡,遂發出叫好聲。叫好聲驚動了維持秩序的衙役,他們看到數人在這裏鬥毆,生怕擾了大典儀式,就將王猛等四人帶離現場。
錦衣少年三人想是手臂被打斷,他們疼痛難忍,慘叫連連,身上的錦衣沾滿了塵土,模樣顯得極為狼狽。
王猛等四人被衙役扭送至京兆府衙,由京兆府法曹斷理此案。按說因口角鬥毆實為小事,然在大典之側喧鬧,有搗亂大典之嫌,法曹於是十分重視,其問清了事情詳細,先斥王猛道:“你入京參加會試,不好好在舍中溫書,卻來鬥毆,實在有辱斯文。”
他又斥錦衣少年三人道:“你們聚眾鬥毆,且以多欺單,實為主責。”
錦衣少年裝出一副可憐相,辯解道:“大人呀,此人膀大腰圓,實為恃強欺人。請大人好好看看,我等三人手臂骨折,他卻是毫發未損。”
法曹“哼”了一省,說道:“按照大唐之律,你們擾亂大典,實為大罪,須當囚禁。”
法曹不敢自專,轉入正堂將事件稟報給了李元纮,並請示如何。
李元纮聞言道:“他們滋擾大典,按理為大罪。然他們畢竟為鬥毆,也未擾了大典,若將他們囚入牢中,就違了聖上倡言的寬法慎刑之旨。罷了,就不用與大典相連了。”
“李大人之意,莫非以鬥毆之事處置他們?”
“是呀,他們確實為鬥毆嘛。只要他們不再爭競,就放了他們吧。”
法曹聞言,即返回前衙,對四人說道:“李大人寬宏,不再追究你們滋擾大典之罪。你們今後不許再有爭競,若答應此事,即可具結後出衙。”
那錦衣少年哭訴道:“大人,若如此來辦,我等豈非白挨打了?”
法曹道:“嗯,讓王猛賠你們一些錢,回家好好養傷去吧。”
如此輪到王猛不願意了,其強項說道:“大人如此斷案,有些橫蠻。鄙人好好觀禮,是他前來滋事,又尋來二人妄圖以多勝單。若非本人有些力氣,早被打得甚慘。大人,他們前來滋事,理在本人這裏,他們受傷其實活該,本人不該賠錢。”
法曹聽完王猛的申辯,頓時大怒,斥道:“你若罵不還口,打不還手,則理在你方,你卻恃強出手,將他們打得傷筋動骨,如此逞兇,還有什麽道理可言?本官大事化小,你卻不領本官之情。也罷,你們不聽本官調解,就入牢囚禁吧。”
王猛知道,會試之日在即,若誤了會試之期,自己的損失更大。他尋思再三,只好委屈地拿出錢來賠付,然後具結了事。
李林甫數日後輾轉得知此事,心中就轉開了心思。
祀南郊大典順利結束,張說作為儀禮使居功至偉,李隆基龍顏大悅,將張說誇讚了數回。
張說因為祀南郊大典辦得極為成功,又見皇帝龍顏大悅,心中若有所思。
“中書門下”的五房設立之後,張說與源乾曜商議好的政令可以快速發出,這裏名副其實,成為中樞之地。源乾曜下朝之後就直奔這裏,其在門下省待的時候越來越少,在這裏的時候越來越多。
他們這日商議好待處理的政事,張說笑問源乾曜道:“源侍中,皇帝陛下的心情實在好呀。看來這次大典恰當其時,聖上今日朝會之時又將我們誇讚了一遍。”
源乾曜答道:“張公倡言祀南郊,如今國泰民安,則張公倡言恰當其時,皇帝陛下由此龍心大悅。”源乾曜日常處事之時,時刻牢記自己的本分,即張說為主,己為輔,不敢與張說爭權。
張說聽到此讚語,心中愜意無比。源乾曜日常勤勉辦事,議事時又以張說為主,從未有過自己的獨立意見,且不固執己見,張說於是甚為滿意。
張說不忘源乾曜功勞,說道:“源侍中怎能如此說話?明明是我們共同商議好的事兒,怎麽就成了我一人的倡言呢?”
“事實如此,張公今後不可謙遜。”
張說慨而受之,然後說道:“嗯,此次大典過後,我又有一個新想法,不知你意下如何?”
“張公請言。”
“我想呀,如今國泰民安,國家能有今日,實因皇帝陛下上應天命,再依貞觀故事來教化天下的緣故。此次祀南郊,場面畢竟太小,我以為須行封禪大禮,方能彰揚陛下之功。”
源乾曜聞言驚道:“封禪?”
“對呀,就是封禪!上一次封禪之時為萬歲登封元年,其時則天皇後登嵩山封禪,距今已過去近三十年,皇帝陛下該是封禪的時候了。”
源乾曜感到此事重大,一時沈默不語。
張說見狀,追問道:“源侍中有何顧慮?”
源乾曜停頓一下,方緩緩言道:“張公,如今雖國泰民安,然國家此前疊遭亂世,如今剛剛步入正途,非為彰揚的時候。再說了,封禪事大,糜費頗多,若勞民傷財,恐非聖上之意。”
張說斥道:“你又如何知道聖上不同意呢?”恰在此時,張九齡入室,張說見之喚道,“九齡來得正好。我欲倡言聖上到泰山封禪,源侍中以為不合時宜。來,談談你的看法。”
張九齡平素辦事持重,看到這二位宰相意見不合,暗想自己人微言輕,哪裏敢說自己看法了?遂躊躇道:“下官識淺學陋,不敢妄言。”
張說道:“此非定議,不過漫談罷了。九齡,你但說不妨。”
張九齡瞧了源乾曜一眼,見他目光甚殷,心中就將封禪的事兒想了一遍,遂說道:“二位大人,下官以為封禪事大,應予持重。遙想太宗皇帝貞觀年間,群臣數次建言封禪,太宗皇帝不許。終太宗皇帝一生,從未舉辦封禪大典。由此看來,只要國富民強,是否舉辦封禪大典,其實無礙的。”
張說聽得張九齡如此說話,明顯讚同源乾曜之言,心中就有些惱火,斥道:“你懂什麽?其後高宗皇帝舉辦封禪大典,實為彰揚貞觀之功。嗯,你胡亂說話,強似不說。下去吧。”
張九齡討了個沒趣,只好躬身而退。
源乾曜見張說本想讓張九齡前來幫腔,孰料張九齡卻不順著其恩師的意思說話,如此被趕走,心裏就有些好笑。他現在又不想與張說翻臉,就坐在案前低頭不語,其臉色緊繃,不現喜怒之色。
張說沈默了一會兒,繼而言道:“源侍中,到底封禪不封禪?終歸要看聖上的意思。這樣吧,明日早朝之時,我代表百官向聖上進言,來年到泰山封禪,你以為如何?”
源乾曜頷首道:“好吧,就按張公的意思辦。張公,若聖上單獨問我,我該如何說呢?”
源乾曜如此說話,說明其心中還有些不願,張說也很爽快,答道:“哦,若聖上單獨問你,你大可直抒胸臆,否則就是欺君了。然明日朝堂之上,我代表百官向聖上進言,你就不可再出反對之言了。我們今日說話,豈能白說?”
“那是,那是,場面之上,我還是唯張公馬首是瞻的。”
次日早朝之時,張說待百官諸事奏罷,然後再出班奏道:“皇帝陛下握符提象,出震乘圖,英威邁於百王,至德加於四海。臣等幸遭昌運,謬齒周行,鹹申就日之誠,願睹封巒之慶。”他說完自袖中取出一卷絹書,雙手將之擎起,說道:“此為百官聯名的上表,恭請皇帝陛下東封泰山,請陛下禦覽。”
高力士趨步過來取過上表,將之交於李隆基手中。
張說伏地叩拜,說道:“請陛下封禪泰山,以遂百官之請。”
後面的百官見狀,忽然一齊跪倒,齊聲說道:“請陛下封禪泰山,以遂臣等之請。”
李隆基接過上表瞧了幾眼,看見百官跪倒,遂揮手道:“罷了,都平身吧,起來說話。”
李隆基乍聞百官倡言封禪,其內心感受實為驚喜。剛剛結束的祀南郊大典之上,李隆基依禮首獻,其叩拜之時,就見前方香煙繚繞中,正中的為昊天大帝的牌位,側旁有高祖皇帝的牌位配享,心中由此湧起一股志得意滿之情:隆基依貞觀故事治國,使國家步入正途,如今繁榮昌盛、國泰民安,如此就不枉了上天的眷顧和祖上的厚望。
現在百官倡言泰山封禪,此大典與祀南郊相比,實為至上盛典,又可誇示於天下,李隆基心中有些願意了。
李隆基心中雖願,並不意味著當即答應。此時群臣已然立起,李隆基眼光環視群臣一圈,緩緩說道:“卿等心意,朕甚明白。然朕承奉丕業,十有餘年,德未加於百姓,化未覃於四海。現在若在泰山封禪,則上天和先祖會認為隆基乖理也。”
張說躬身奏道:“陛下有大舜之孝敬、文王之慈惠、夏禹之恭儉、帝堯之文思、成湯之深仁、軒皇之至理,如此之仁德,使人和歲稔,成就盛世。臣等仰考神心,旁采眾望,則封巒展禮,時不可仰。”
張說的這番話,將李隆基的仁德和功績吹噓到了無以覆加的地步。李隆基聽完,心中妥帖無比,覺得張說所言,句句中聽,果然是為自己量身打造一般。
其他官員也一同躬身言道:“乞陛下上應天命,早日泰山封禪。”
李隆基堅決地搖了搖頭,說道:“朕之功德,如何敢與太宗皇帝相比?昔貞觀君臣戮力施治,終於成就盛世。朕觀《太宗實錄》,貞觀五年,趙郡王孝恭等人倡言封禪,貞觀十一年,眾臣又請封禪,太宗皇帝先是同意繼而廢之,終太宗皇帝之世,未行封禪。朕欲步太宗皇帝之英烈,不敢輕言封禪。”
張說此時心中想道,大凡遇到禪讓、加尊號,乃至封禪等大事,皇帝斷不會爽快答應,那是需要推辭數回的。今日倡言封禪,已然恰到好處,不宜再多說話,遂緘口不言。
李隆基看到群臣不再吭聲,遂繼續說道:“自今日始,今後不許再提封禪之事。”
朝會於是隨之而散。
李隆基令張說和源乾曜留下,令他們到西側殿議事。
二人入了西側殿,忽見殿中比以前單獨面見皇帝時多了二人:一為禦史臺禦史,二為史官。
李隆基看到二人有驚詫之色,遂微笑釋疑道:“你們不用驚疑。朕前些日子觀《太宗實錄》,看到太宗皇帝每遇三品以上者奏事時,必讓史官、諫官在側。朕認為此制甚好,就令高將軍依制恢覆。”
張說和源乾曜也知這段前朝往事。唐太宗於貞觀初年,規定中書省、門下省及三品官入朝奏事時,在側必備有諫官和史官,以即時匡正過失,史官即時記錄。然到了高宗皇帝和則天皇後主政時,許敬宗和李義府當權,他們往往在杖衛百官退朝後,把皇帝左右的人屏開,然後秘密上奏,禦史、史官皆不得與聞。如此一來,唐太宗確立的這項制度漸漸廢弛,為奸臣的進讒為惡大開方便之門。
張說躬身讚道:“陛下此舉,看似甚微,實則宏大無比。自今以後,奸人再不敢在陛下面前進讒言為惡。唉,臣為何此前就想不起來這件往事呢?陛下,臣確實失職了。”
源乾曜也表達了敬佩之情。
李隆基笑道:“罷了。張卿,你今日的好聽話兒說得不少了。恭維話說得多了,也就成了諛詞。呵呵,他們立在一側,將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都記得甚為明白。”
張說道:“臣不敢茍同陛下之言。臣以為,譽美之言非是諛詞,因為這些讚美之言實有所據。臣今日確實說了不少好聽話兒,然句句為實呀。”
李隆基不想再與張說糾纏這個話題,轉而問道:“嗯,你們二人為朕宰臣,當知無不言,使朕知曉天下之事。哼,你們今日蒙蔽聖聽,知罪嗎?”
二人聞言,再觀皇帝臉色嚴肅,不知犯了哪項天條,遂相視一眼,然後齊齊跪下,張說叩首道:“微臣愚鈍,不知如何得罪?”
李隆基將那卷上表拍了一下,說道:“哼,你們聯絡百官,為何不先對朕言一聲?你們今日殿上突然集體發難,不正是想要朕的好看嗎?”
皇帝既然提到這一檔子事兒,張說心中頓時釋然,源乾曜卻在那裏有些惴惴不安。
張說拱手奏道:“此系微臣之罪,卻與他人無涉。臣等聯名之時,有人確實問臣是否奏知陛下,臣當時含糊答道陛下已知聞了,陛下,臣有欺君之嫌。然臣當時心想,臣等倡言封禪,此為臣等心聲,萬一陛下事先得知,肯定厲言禁止。”
其實張說讓群臣聯名之時,李隆基一開始就知道了事兒的詳細。他今日之所以厲言斥責張說,無非想將在朝堂之上的戲份兒做足做夠。
李隆基又斥責源乾曜道:“源卿,聽說你最先署名!哼,你為門下省侍中,當有對中書省的封駁之能,如此甚好,你們倒是成為同聲連氣的好搭檔。”
源乾曜嚇得不敢吭聲,只好一味叩首。
李隆基覺得火候差不多,遂嘆了一口氣,說道:“唉,念你們有功於國,朕不便深責。罷了,都起來說話。”
張說自被授為中書令,其時刻把握李隆基的心路。開元之初,李隆基確實勵精圖治,努力克制己欲效貞觀故事,至開元八年,使國家漸至富庶。他近來與張說說話,無意間流露出了志得意滿的神情,尤其他設集賢殿書院,親自書寫編撰《唐六典》及《大唐開禮》的體例,張說已然十分明白:皇帝此時渴望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!
張說由於覷準了李隆基的真實心路,現在雖蒙皇帝的訓斥,也就比源乾曜坦然許多,他於是轉移話題,說道:“陛下,集賢書院編撰二書的進度,臣今日已在朝堂之上向陛下稟報了。臣今日想奏聞一件好事,集賢學士吳兢編史之餘,廣采太宗皇帝貞觀一朝史事,已大致編成《貞觀政要》一書,不日就可獻於陛下。”
李隆基認識吳兢,說道:“吳兢還兼知衛尉少卿吧?此人沈湎於治史,可謂有成。源卿,記得你與張嘉貞為相時,此書已大致編成,為何遲遲不獻上來?”
源乾曜看到張說提起吳兢所編的《貞觀政要》,心中暗暗罵張說太過無恥,其為了邀寵皇帝,竟然想通過獻書來彰揚己功!吳兢自則天皇後之時即入史館修史,其在開元初年之時,鑒於皇帝欲依貞觀故事治國,就萌生了編著一部貞觀君臣的對話集。從那個時候,他就開始搜集太宗皇帝史料,然後自開元五年開始編撰,如今大模樣已成,並為之定名為《貞觀政要》。
源乾曜躬身稟道:“陛下,吳兢此書已於開元十年大致編成,其遲遲未獻,緣於其深恐書中錯謬貽害天下,由此精心勘誤。”
李隆基頷首道:“對呀,欲少有錯謬,務必精益求精。嗯,就讓他慢慢修訂吧,也不忙在這一時。”他轉而又說道,“嗯,朕剛才提起張嘉貞,聽說張嘉貞即將回京。待他面見朕之後,卿等二人可代朕宴請他一回。”
二人急忙躬身答應,張說因陷害張嘉貞,心中不免有鬼,偷眼瞧了皇帝一眼,意欲探知皇帝的真實心意。
李隆基果然回答了張說的疑問,他重重嘆了一口氣,說道:“張嘉貞曾為中書令,其因弟累而貶官,朕當時有些草率了。唉,你們今日在朝堂之上頌揚朕之功德,可是呀,若無百官的勞苦,焉有今日?張卿,自姚公為中書令直到今日,你們這幫為相者居功至偉。張嘉貞有過失,然他為相時勤謹為政,還是頗有功勞的。你們宴飲之時,要將朕的這番話說給他聽。”
二人又是躬身答應。
李隆基接著道:“朕念著張嘉貞,其實也是眷顧你們。眾卿只要能夠勤勉理政,朕不會忘記你們的,姚公和宋公罷相之後,朕皆授為開府儀同三司,以使他們俸祿無虧,正為此意。”
李隆基的這番話彰顯了其對臣下的殷愛之心,令他們大為感動。二人衷心地跪下,叩謝皇帝聖恩。
李隆基令他們平身,從案上拿起一本書奏,將之遞給張說,說道:“此為李林甫的一道書奏。你們好好看看,再讓有司前去核查。李林甫所言之事看似簡單,其中也有幽微之處,卿等二人須盡心了。”
張說與源乾曜看過李林甫的奏書,其中詳述了王猛等人鬥毆的過程,認為京兆府如此處置有欠公允,失卻大唐法之精神,故奏請有司予以覆核。
張說面現不屑,鄙夷說道:“這些禦史們偏愛在瑣事上糾纏不休,天下那麽多大事,他們為何不問呢?”
源乾曜近來與李林甫交往頗多,深知李林甫謀慮深沈,其所言語往往有的放矢,絕非浪言,遂說道:“此事看似簡單,萬一其中果然有幽微之處呢?”
“不過幾個少年鬥毆一番,有何幽微之處?然此事由聖上交辦,不可敷衍塞責,你讓刑房知會大理寺去覆核一遍吧。”
源乾曜答應後欲走。
張說又問道:“吳兢的《貞觀政要》應該編成了,他為何遲遲不獻上來?我知道其與你相熟,你不妨勸勸他早日完成,抓緊獻上來。”
源乾曜道:“吳兢治史甚為精細,大凡一字一句都要斟酌多遍,他之所以不獻上來,估計還未最後定稿。”
張說無可奈何,示意源乾曜可以離開。
源乾曜邊走邊想道,只要你張說為中書令,這本書肯定不會經你手獻於聖上。
張嘉貞為中書令,源乾曜為侍中時,二人對吳兢甚為禮遇,又知他欲成新書,諸方面皆給予大力支持,吳兢甚為感恩。不料風雲突變,張說略施小計,張嘉貞被趕下相位,吳兢後來漸知內幕,對張說的人品極度不齒。
張說為相後,一日來到集賢殿查看編撰進度。吳兢是時忙於編撰《則天實錄》,初卷已編成,吳兢帶領一幫人忙於校勘。
則天皇後時,張說在永昌年間以第一名高中,被授為太子校書郎,此後歷任鳳閣舍人、兵部員外郎、工部侍郎,官至四品。他非常關心《則天實錄》中有關自己的表述,遂取過書卷詳細觀看。
張說在則天皇後執政時有一段著名的故事。
魏元忠是時任丞相,又兼知靈武道行軍大總管,集軍政大權於一身。魏元忠為人耿直,看不慣則天皇後男寵張氏兄弟的行為,曾鴆殺張易之的家奴,並維護時任太子的李顯。張氏兄弟於是構陷魏元忠,將之下在制獄,則天皇帝欲召集有關人在朝堂之上明辯。
張昌宗悄悄找到張說,讓他當堂作偽證,指認魏元忠確實說過不忠於則天皇後之言,並向張說許以高官厚酬。張說迫於張昌宗之勢,答應作證。
同為鳳閣舍人的宋璟得知張說欲當堂作證,悄悄將張說拉到僻靜處,語重心長勸道:“名義至重,鬼神難欺,你不可陷正人以求茍活。若君此次因而被貶,後世可傳美名,望慎重為之。”
張說是夜輾轉反側,將作證的後果想了無數遍,最後做出了決定。
第二日的朝堂之上,則天皇後問張說道:“你曾聽過魏元忠的不忠之言,並向張昌宗轉述,此情為實嗎?”
張說脫口答道:“臣未曾聽到魏元忠任何不忠之言。”
側旁的張昌宗聞言大怒,嚷道:“張說實為反覆無常之人,你昨日還親口對我說過,今日為何就改口了……”
此後魏元忠與張說同時被貶。後來張氏兄弟被殺,張說將這段故事渲染得人人皆知,以誇示自己堅持正義。
張說閱過《則天實錄》,對其中有關自己的描寫甚為不滿。他將吳兢召過來,問道:“這個劉知幾是怎麽鬧的?怎麽能如此寫呢?”
劉知幾在則天皇後時就擔任史官,負責撰寫起居註,並兼修國史,已於開元初年逝世。其一生著述甚多,撰有《唐書》、《武後實錄》、《氏族志》、《中宗實錄》、《睿宗實錄》、《史通》等,是為當時著名的史家。吳兢現在主撰的《則天實錄》,就是以《武氏實錄》為基礎重修而成。
吳兢問詢究竟。張說手指書卷,說道:“你瞧這段,我當時據實回答則天皇後,實為正義在心。劉知幾如此寫來,似乎我據實回答,好像主要受宋璟之勸。”
吳兢答道:“劉公撰《武後實錄》時,主要依據則天皇後起居註,兼及其他史料旁證而來。下官今修訂《武後實錄》而成《則天實錄》,又將史料核實數遍,不敢有差。”
“我為當事之人,最知事件詳情。”
“宋公當初找過張公,且果然說過這番話嗎?”
張說沈吟不答,繼而和顏悅色道:“嗯,宋璟這段話其實為末葉,還是刪去最好。”
吳兢堅定地搖搖頭道:“若徇公請,則此史不為直筆,何以敢取信於後?!”
張說遇到此等較真的人兒,終歸無可奈何。
吳兢其後向源乾曜訴說張說欲改史的事兒,憤憤地說道:“張昌宗、張易之兄弟為構陷魏元忠,為何單單瞧中張說作偽證?由此看來,他們定是瞧準了張說熱衷功利之心。哼,同為鳳閣舍人,張氏兄弟為何不去找宋公呢?”
吳兢從內心裏厭惡張說,源乾曜相信,只要張說為相,吳兢不願為其面上添彩,說什麽也不肯將《貞觀政要》獻出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